欢迎光临 全球区块链 ! 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全球股市

热门搜索:概念股金融股票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财

银行理财,规模缩水8100亿!原因何在?

近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季度报告(2025年一季度)》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市场共存续银行理财产品4.06万只,存续规模29.14万亿元,理财产品规模总体平稳。但值得注意的是,与2024年末相比,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减少约8100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一季度理财规模增长动能趋缓,主要源自银行流动性压力以及债市回调压力。同时,较弱的理财收益表现也影响了理财规模扩张。不过4月以来,理财规模已见回暖迹象,预计二季度理财规模或将再度转入扩张期。

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环比下降

《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市场共存续银行理财产品4.06万只,同比增加0.67%;存续规模29.14万亿元,同比增加9.41%。其中,理财公司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占全市场的比例达到88.33%。但环比来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缩水约8100亿元。

理财产品存续情况

图片来源: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季度报告(2025年一季度)图片来源: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季度报告(2025年一季度)

中信证券相关研究人员表示,2025年一季度,理财市场整体景气度处于低位,当季债市波动较大影响理财收益率,从而影响理财规模扩张。此外,一季度市场资金面偏紧,银行吸储压力较大,一定程度上挤压了理财规模的增长。

光大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2025年一季度理财规模呈现前高后低的特征:一方面,受理财收益率表现影响,春节过后,流动性总体相对偏紧,市场利率呈现阶段性调整,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均有所上行。但3月中下旬,随着央行“总闸门”边际转松,理财净值逐步回升,理财产品收益率随之呈现积极变化。另一方面,受理财季末回表扰动,临近季末,理财规模通常有明显下降。

“季末‘理财回表’的惯例,进一步放大了规模波动。”某国有行理财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银行为加强短期流动性管理、平衡资产负债表,通常会进行季末‘理财回表’的操作,将部分理财资金转回表内存款,这一操作在3月尤为明显。”

固收类产品占比进一步提升

从理财产品类型来看,固收类产品占比进一步提升,含权理财尚未见起色。

《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为28.33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达97.22%,较去年同期增加0.57个百分点;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为0.72万亿元,占比为2.47%,较去年同期减少0.44个百分点;权益类产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存续规模相对较小,分别为0.08万亿元和0.01万亿元。

图片来源: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季度报告(2025年一季度)图片来源: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季度报告(2025年一季度)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银行渠道对理财产品短期业绩确定性要求较高,含权理财破局仍面临一定的阻力,理财机构尚未有效辐射更广泛的投资者风险偏好。

展望后市,中金公司表示,4月以来,理财规模已见回暖迹象,对全年规模增长不必悲观。王一峰也认为,随着利率企稳,叠加跨季后资金再度回流理财,预计今年二季度理财规模或将再度转入扩张期,4月理财规模有望稳定在30万亿元以上。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此持有相同观点。他预计,2025年理财产品存续规模或将突破32.5万亿元。产品布局方面,明明认为,理财公司仍将会以纯固收产品作为绝对基本盘,加大最短持有期产品冲量力度,同时积极拓展“固收+产品,除了传统的股票之外,REITs、转债、黄金、期权都将成为增厚收益的重要方式。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全球区块链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来源:每财网高调营销背后的流量争夺战。文/每日财报 风车车 在各大互联网放贷平台中,度小满可能是最高调最活跃的平台了。线上,抖音、今日头条、小红书等热门流量平台上,度小满 “额度高[全文]
    2025-06-23 01:24
  • 来源:时代周报-时代在线多家银行杀入“618”战场,借助这波消费旺势发力信用卡业务。时代财经梳理发现,今年“618”期间,国有大行、股份行以及城农商行等纷纷下场,联合电商平台推出各式购物优惠、支付满减、分期免息等活动,为信用卡业务拉新促活。[全文]
    2025-06-23 01:06
  • 你敢信吗,现在几百块、几千块钱,甚至募集金额为0元都可以成立一只理财产品。据南财理财通数据,2025年5月末有1591只产品份额规模低于100万元。越来越多小规模产品或份额发行,近几年迷你理财产品占比明显提高。规模100万元以下的理财产品([全文]
    2025-06-23 00:43
  • 文章来源:经济观察网近日,信用中国披露的一则消息引发信托行业广泛关注,长安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信托”)因逃税被国家税务总局西安市税务局第二稽查局处罚。处罚信息显示,一是长安信托采取虚假纳税申报,申报的进项税额不予抵扣,长安信[全文]
    2025-06-16 02:29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全球区块链 all.jsxwn.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