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全球区块链 ! 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全球股市

热门搜索:概念股金融股票

当前位置: 首页 > 债券

月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震荡下行 四季度或呈现区间波动状态

本报记者 刘琪

“今年以来境内人民币对美元的即期汇率(CNY)总体小幅贬值0.3%左右,人民币汇率在双向波动中保持基本稳定。”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红燕日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即使8月份、9月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回升,也是美元走弱后各种非美元货币的普遍反应,并且人民币的升幅在全球范围内属于一个平均水平。

Wind数据显示,8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涨2.91%;更多反映国际投资者预期的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涨3.04%。不过,10月份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震荡下行。截至10月23日17时,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月内下跌1.59%,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月内下跌1.88%。

对于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近段时间美元持续大幅走高,带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被动贬值。受9月底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降息将循序渐进”等因素影响,近期美债收益率大幅走高;与此同时,市场对欧洲央行降息预期持续升温,日本新政府则表示“目前没有进一步加息的环境”。在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下,10月份以来美元对欧元、日元升值,带动美元指数显著上行,这为人民币积累了一定的被动贬值动能。

“另外,受前期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带动,人民币走势偏强。当前仍处在政策措施陆续推出过程中,市场预期难免有所波动,也会在汇价方面有所反应。”王青补充说。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表示,近期人民币汇率小幅回落主要与美元反弹、美联储政策转向预期调整以及企业结汇放缓等因素有关。近来,由于美国经济数据的超预期表现,导致市场对美联储放缓降息节奏的预期增强,美债收益率回升,推动美元走强。此外,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使得投资者对未来更趋于保守,美元作为传统避险货币受到青睐。美元反弹对包括人民币在内的非美货币带来压力。在汇率波动加大的情况下,一些出口企业选择观望,推迟了结汇操作。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3日17时,美元指数月内上涨3.5%。同期,欧元对美元汇率下跌3.12%,日元对美元汇率下跌6.12%。与其他非美元货币相比,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幅相对更小,更显稳定和韧性。

总体来看,人民币汇率在双向波动中保持基本稳定。李红燕表示:“人民币汇率主要是由市场决定,在市场化形成机制下,人民币有升有贬、双向波动是常态。”

展望后市,王青认为,短期来看,美元走势和国内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的节奏和规模,仍是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主导因素。当前处于美联储降息周期初期,美元指数持续大幅上冲的概率较小,而国内一揽子增量政策还将持续发布,四季度经济增速会有明显回升。因此,尽管接下来人民币可能还有一定被动贬值动能,但四季度持续大幅下行的可能性不大,相对其他非美货币还将处于偏强运行态势。

“四季度人民币汇率预计将呈现区间波动状态,这意味着汇率不会单边上涨或下跌,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王有鑫谈到,从积极方面看,近期公布的诸多增量政策将逐步落地生效,政策红利将加快释放,国内经济基本面将持续改善,这将为人民币汇率提供有力支撑。但美联储降息节奏放缓,以及美国大选后经贸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对外汇市场产生一定冲击。综合来看,汇率呈现区间波动的概率较大。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全球区块链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周度观点思考:经济背景与新消费的产业崛起契机。从美股和日股的历史经验来看,可选消费超越必选消费、新消费取代传统消费的走势并非偶然,而是特定经济周期与社会变迁的必然结果。美股在70年代年以及2009年之后展现出可选消费板块显著超额的特征,印证[全文]
    2025-06-23 00:13
  • 一、行业运行情况保理行业短期内发展表现出逆周期特点,企业应收账款规模的加大以及账款回款周期的放慢加大了保理行业的业务需求,近年来业务增速较快且行业发展仍具备较大的市场潜力。保理行业近几年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逆周期特点,经济增速放缓,企业应收账[全文]
    2025-06-16 02:23
  • 转自:财联社在此前一天美国5月份CPI通胀全线低于预期之后,周四公布的美国5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整体涨幅也保持温和,表明关税尚未对消费者造成更高的通胀压力,也进一步提振了美联储9月降息的预期。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5月PP[全文]
    2025-06-16 02:16
  • ◇ 作者:中国建设银行研修中心(研究院)副主任(副院长)宋效军中国建设银行研修中心(研究院)干部于海东◇ 本文原载《债券》2025年5月刊摘 要本文对超长期国债与超长期贷款的协同配合模式进行了探析,基于期限匹配理论、财政金融协同理论及公共[全文]
    2025-06-09 00:30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全球区块链 all.jsxwn.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