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全球区块链 ! 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全球股市

热门搜索:概念股金融股票

当前位置: 首页 > 债券

【国信策略】从美日市场看新消费崛起经验

周度观点思考:经济背景与新消费的产业崛起契机。从美股和日股的历史经验来看,可选消费超越必选消费、新消费取代传统消费的走势并非偶然,而是特定经济周期与社会变迁的必然结果。美股在70年代年以及2009年之后展现出可选消费板块显著超额的特征,印证了在经济转型、技术革新或消费者结构性变化的关键时期,可选消费品的需求弹性与增长潜力会得到充分释放。例如,70年代可能伴随着战后婴儿潮一代消费能力的提升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而2009年之后则与全球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复苏、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千禧一代消费观念的崛起紧密相关。这些时期往往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信心恢复以及新型消费模式的涌现,共同掀起可选消费浪潮。

新消费崛起的财务特征,细分领域演变与新消费的内涵:在美股可选消费主导的市场周期中,相关行业负债率突破平台期稳步增长,能够有效管理风险并支持业务扩张。同时,其基本面(如盈利能力、成长性)持续向好,获得市场给予的较高估值溢价。美股可选消费领域早期大多是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随后切向休闲娱乐、旅游、餐饮等服务型消费,再到近年来兴起的线上零售、数字内容、健康服务等新兴业态。这些细分领域的轮动,正是“新消费”内涵的不断丰富。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汽车和电子产品等耐用品消费的爆发,以及在经济转型期,服务业和体验式消费的兴起。新消费的本质在于其能够精准捕捉并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的需求,并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拓展消费的边界。

新消费驱动因素与市场结构变迁:可选消费取代必选消费的背后,是多重驱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是基础,使得消费者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后,有更多的财力追求更高层次的消费体验。其次,技术进步,尤其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消费的场景、方式和效率,催生了线上购物、个性化推荐、智能家居等新业态。第三,人口结构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如年轻一代成为消费主力更注重个性表达、精神满足和健康生活,推动了品牌消费、体验消费和绿色消费的兴起。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可选消费市场呈现出更高的集中度,头部企业通过规模效应和品牌优势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参考海外经验,日股中潮玩/玩具板块下的万代南梦宫、美妆板块的高丝、游戏板块的任天堂三家企业走出了相对长期连续的行情,体现出一定的景气成长特征。值得注意的是,除了2014-2017年美妆和动漫IP的阶段行情外,日股悦己经济相关标的行情落地为特定题材和标的阶段性的α行情。

美、日股市经验对当前A股新消费的借鉴意义:首先,关注经济转型和居民收入增长带来的结构性机会,寻找能够满足消费者层次需求、具备高成长潜力的细分领域。其次,新消费领域追求确定性和长期性,寻找拥有高毛利率、净利率和ROE,且资产负债结构稳健的公司。最后,密切关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对传统消费领域的颠覆作用,以及年轻一代消费观念的变化,寻找现有题材外,“年轻人的茅台”悦己型消费的扩散和迁移方向。

风险提示:海外地缘冲突不确定性,美国经济前景不明朗和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不确定风险,文中列举的具体公司仅作为复盘梳理、不作为投资推荐依据。

从美日市场经验看新消费崛起

美股可选消费板块获取超额收益的契机

日股可选消费板块跑赢的经验借鉴

日股悦己经济相关板块行情复盘

A 股悦己经济相关板块的基本面回溯

(1)海外地缘冲突不确定性;

(2)美国经济前景不明朗和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不确定风险;

(3)文中列举的具体公司仅作为复盘梳理、不作为投资推荐依据。

分析师:王   开   SAC执业资格证书  编码:S0980521030001

分析师:陈凯畅  SAC执业资格证书   编码:S0980523090002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全球区块链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周度观点思考:经济背景与新消费的产业崛起契机。从美股和日股的历史经验来看,可选消费超越必选消费、新消费取代传统消费的走势并非偶然,而是特定经济周期与社会变迁的必然结果。美股在70年代年以及2009年之后展现出可选消费板块显著超额的特征,印证[全文]
    2025-06-23 00:13
  • 一、行业运行情况保理行业短期内发展表现出逆周期特点,企业应收账款规模的加大以及账款回款周期的放慢加大了保理行业的业务需求,近年来业务增速较快且行业发展仍具备较大的市场潜力。保理行业近几年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逆周期特点,经济增速放缓,企业应收账[全文]
    2025-06-16 02:23
  • 转自:财联社在此前一天美国5月份CPI通胀全线低于预期之后,周四公布的美国5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整体涨幅也保持温和,表明关税尚未对消费者造成更高的通胀压力,也进一步提振了美联储9月降息的预期。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5月PP[全文]
    2025-06-16 02:16
  • ◇ 作者:中国建设银行研修中心(研究院)副主任(副院长)宋效军中国建设银行研修中心(研究院)干部于海东◇ 本文原载《债券》2025年5月刊摘 要本文对超长期国债与超长期贷款的协同配合模式进行了探析,基于期限匹配理论、财政金融协同理论及公共[全文]
    2025-06-09 00:30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全球区块链 all.jsxwn.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