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ETF炼金师)
本周市场情况回顾显示,市场进行了一轮缩量调整,避险情绪显著上升。在风格层面,大盘价值股表现相对稳健,而小微盘股票则经历了高位回调。在行业表现上,银行板块显著领涨,主动资金流入主要集中于银行股,而医药板块则遭遇了较大跌幅。
主动权益基金的仓位测算显示,自本周起,该类基金的仓位已连续四周下行,降至202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一现象反映出市场对未来走势持谨慎观望态度。依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20日,主动权益型基金的平均仓位为85.36%。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的平均仓位为88.89%,偏股混合型基金的仓位为85.55%,而配置型基金的平均仓位则为83.15%。相较于上周,仓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在过去一个月中,主动权益基金在中盘价值风格上的权重有所提高,反映出对这一风格的偏好。具体数据显示,主动偏股型基金的中盘价值仓位提升至16.79%,而小盘成长和小盘价值的仓位分别为45.39%和6.02%。同时,大盘成长和大盘价值仓位分别为11.86%和9.03%。
从行业配置的角度来看,本周主动权益型基金在多个行业的配置比例有所调整。电力设备及新能源、传媒、纺织服装、通信及建材等行业的配置比例均有所提升,分别为7.02%、2.69%、1.06%、2.56%和0.95%。相对而言,商贸零售、食品饮料、计算机、有色金属和银行等行业的配置比例则有所下调,降幅分别为1.50%、5.11%、4.47%、4.49%和3.89%。
在债券市场方面,债券ETF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截至2025年6月20日,累计净流入接近1500亿元,显著超越其他类别的产品。目前市场上共有29只债券类ETF,总规模已突破2500亿元,其中13只基金的规模超过百亿元。特别是海富通中证短融ETF和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均突破了500亿元大关。
近期,随着9只信用债ETF纳入通用质押式回购品的利好,资金流入债券ETF的势头加快。此外,它们在低成本及高资金使用效率等优势下,持续吸引市场投资者的关注。在此背景下,6月18日,十家基金管理人共同上报了首批科创债ETF,分别跟踪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和深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这一举措有望引导资金更好地流向科技创新领域,拓宽科创企业的融资渠道,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元化的债券投资选择。
在ETF市场表现方面,本周宽基ETF的净流出压力有所减轻,多只指数如科创50、中证1000和中证500等获得资金布局,而A500指数则继续面临净流出。具体数据显示,本周境内股票指数ETF的资金合计净流入约130.86亿元,规模为29429.09亿元;境外指数ETF净流入约73.17亿元,规模为5377.75亿元;债券指数ETF合计净流入约297.33亿元,规模为3508.81亿元;商品指数ETF净流出约18.47亿元,规模为1568.93亿元。
本周,宽基ETF的资金净流入约为51.43亿元,规模达21658.63亿元。其中,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南方中证500ETF、南方中证1000ETF和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等表现突出,净流入金额分别为20.19亿元、10.82亿元、10.53亿元和6.21亿元。指数层面,科创50、中证1000、中证500分别录得较高的资金净流入,而A500则持续面临净流出,金额约为16.46亿元。整体来看,在指数回调的背景下,ETF资金逢低布局的迹象愈发明显。
就行业ETF而言,本周资金净流入约79.52亿元,规模达5747.1亿元。其中,金融板块表现强劲,净流入41.79亿元,消费和周期制造分别净流入13.87亿元和19.14亿元。此外,TMT板块也吸引了4.72亿元的净流入。在金融细分中,证券公司和中证银行相关标的格外受到投资者青睐,分别录得净流入29.18亿元和11.15亿元。